全市生猪定屠会议确定目标任务
时间:2006-05-17
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会议4月24日至25日在余姚召开。参加会议有各县(市)区定屠办主任、食品公司经理、部分中心屠宰场场长及市屠宰管理所同志30多人,市贸易局蔬副处钱春贤处长、史先允副处长主持会议并部署工作。到会同志参观浙江神农食品公司禽产品加工流水线,听取余姚市贸易局、宁海县食品公司等7个单位经验介绍,市贸易局对去年全市定屠工作作了全面总结,重点对今年的定屠工作提出目标任务和实施意见。 去年生猪定屠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创新。一是生猪进点屠宰稳定增长,肉类经营全面发展。去年全市生猪进点屠宰188.7万头,比前年进点屠宰179.7万头增加9万头,增幅5%。二是信息化网络全面提速,提高了行业整体管理水平。这项工作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并在全省贸易(定屠办)系统推广。三是高度重视畜禽疫病防控工作,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我市流通领域坚持做到一个统一――统一索证、索票、台帐登记;二个集中――菜市场集中销售、集中屠宰,有效地防控禽类疫病,消除消费者“恐禽”心理,禽类销售稳步增长。四是加强法制培训,依法打击私屠滥宰和规范肉品市场有新的提高。 会议确定今年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绿工程”和《宁波市菜篮子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搞好定点屠宰场规划布局为重点,加强县域中心屠宰场的建设和改造,提高放心肉供应覆盖面;整合农村屠宰资源,规范肉品流通秩序,促进市场有序竞争;积极组织货源,做好疫病防控,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和消费安全;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全面提升生猪屠宰和肉品流通管理水平。全年工作目标是:全市生猪定点屠宰总量195万头,进点屠宰率分别达到宁波城区98%以上,各县(市)区城区90%以上,各乡镇(街道)80%以上,生猪瘦肉精检测合格率99%以上。 会议提出完成目标任务的实施措施:一是精心编制规划,提高屠宰行业整体水平。抓紧市畜禽屠宰交易中心建设,主要解决宁波市区菜牛集中屠宰问题,以后再扩大到猪、羊、狗、禽等禽畜产品,成为屠宰加工和产品交易中心。做好县级中心屠宰场的规划布局,重点解决北仑、慈溪屠宰场建设。对尚未实施菜牛定点屠的县(市)区,在今年内实施菜牛定点屠宰。同时做好家禽集中屠宰工作。二是整顿农村屠宰市场,规范肉品经营秩序。继续做好乡镇小型屠宰场的兼并,同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调整布局,对交通不便的偏僻乡村和海岛,该保留的还是要保留,该新建的还是要新建,不搞一刀切。三是加强屠宰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行屠宰行业资质认定。今年仍以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为核心,对屠宰场继续进行星级评定。同时,根据商务部对生猪屠宰企业实施资质等级认定的通知精神,推荐部分屠宰场申报资质认定。四是强化畜禽疫病防控,保障畜禽产品消费安全。把好生猪进场检疫关,肉品出场检验关,严格执行病死猪、病害肉处理办法。加强外来肉类产品票证查验,防止无检疫的不安全产品和疫病进入我市。五是构建信息化网络,提高市场动态快速反应能力。对现有信息网络,进一步加以充实内容和完善操作程序,增强追溯功能,逐步向重点乡镇延伸,扩大网络覆盖面。六是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对“梅湖”、“金地”、“天膳”等生猪品牌和“甬圣“、“农博士”等畜禽产品品牌宣传,做大品牌产品消费市场,走畜禽屠宰加工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之路。七是增强市场风险意识,搞好肉类市场供应。在当前猪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要做好稳定工作,防止大起大落,保持购销渠道畅通,肉类供应稳定。八是加强宣传报道,坚持社会监督。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做好宣传报道,使人民群众了解、关注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要保持举报渠道畅通,及时处理群众举报和投诉事件,使群众更加支持生猪定屠工作。 此外,加强屠宰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是今年定屠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省生猪屠宰管理办公室委托我局于4月17日至19日在宁波举办全省生猪屠宰法律法规培训班,全省共有110余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品流通行政主管部门的屠宰管理执法人员参加了培训。我局邀请市法制办、市畜牧兽医局等有关单位专家(行家)分别就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背景、立法宗旨、基本内容以及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等内容进行讲授。针对当前多数屠宰场面临规划拆迁新建以及畜禽疫病频繁发生流通领域防疫任务艰巨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进行了细致、生动地讲解,并对屠宰条例进行了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市各地商贸流通主管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法律培训,共组织了40余人参加,其中余姚市贸易局统一组织了23名乡镇(街道)和局机关有关同志参加了培训,为今后开展农村屠宰有效整治和规范管理规范整治打下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