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贸易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生猪货源充足猪肉市场稳定
时间:2007-06-01
在当前全国性生猪货源偏紧、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下,我市各级贸易部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市场供应总体情况良好,全市菜市场、各大超市猪肉货源充裕,市场稳定,人心安定,近日肉价有小幅回落。 从今年4月份起,全国生猪市场开始出现货紧价扬的苗头,市贸易局从每日生猪屠宰监控网站上获悉市场变化后,立即进行调研分析,并组织人员赴河南作专题考察,了解产区的实际情况;同时,把生猪供应作为稳定整个菜篮子市场、稳定人心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检验贸易部门应对市场异常的能力,作为当前菜篮子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对各县(市)区贸易局作了部署。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各地采取的措施都明显见效。 一是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在稳定和调控生猪市场上得到有力支持。镇海区贸粮局在向区领导作汇报时,提出启动储备猪1000头,向四川调猪1万头,对屠宰场调猪采取激励政策等措施,得到区长、分管副区长的支持。象山县贸粮局要求县政府对调运生猪适当经济补偿,以维护屠宰场正常运转,保障军需供应;提出兴建县级万头生猪基地牧场,增强调控能力,要求给予政策倾斜,已报县政府审议。 二是扩大生猪调运区域,增加生猪进货渠道。各地调猪区域不局限于河南,积极向江西、安徽、山东、湖北、福建、四川、吉林等地调猪,并得到回应与支持。宁海最近向吉林调入3车生猪计360头,价格低于本地猪和河南猪。 三是采取激励机制,稳定屠宰场和经营户。由于屠宰量消费量明显减少,部分屠宰场、生猪经营户出现亏损,有可能出现停止屠宰或休市歇业现象。各地积极做好屠宰场举办者和经营户思想工作,要以大局为重,维护市场稳定,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在生猪调运、防疫消毒、安全检测、减免规费等方面采取激励或适当补偿的政策,保持市场稳定。 四是扶持生猪基地,增强后备资源。由于向外调入比例逐年增加,市场风险增大。为此,鄞州、北仑、象山、宁海等食品公司(中心屠宰场)都有自办规模化牧场的要求,走生猪饲养、屠宰加工、市场营销一体化道路,这对增加生猪货源、提高猪肉品质、拓展营销渠道等方面都有极大好处,已向政府建议,在选址和办场初期给予适当政策支持。 五是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市场异常。北仑落实本土猪源6万头,每天可补充200-300头调节市场。鄞州、镇海、余姚等都在本土和外地落实猪源,作为应急调控之需。 六是监测市场动态,采取应对措施。奉化市经贸局部署屠宰场每日与河南等产区通电话,了解当地生猪货源和价格动态,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调动后备猪源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七是强化安全检测,保障肉品安全。由于猪源紧张,货不愁销,个别产地瘦肉精有抬头趋势。5月份全市检测宰前生猪1259批次,检出含瘦肉精猪88头,检出率1.88%,主要来自河南。各地已强化检测措施,决不让瘦肉精猪流入我市。 八是加强宣传报道,促进市场稳定。镇海贸易局局长在电视和广播上公开承诺保障市场猪肉充足,质量安全,对稳定人心起了重要作用。宁海就保障屠宰加工、猪肉供应、市场稳定三方面进行宣传,有利于市场正常运转。 5月31日,市贸易局再次召开各县(市)区生猪市场供应座谈会,听取各地汇报和分析,交流各地保障供应的措施。蔬副处领导要求各地继续高度重视生猪市场供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市场猪肉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同时做好其他副食品供应,稳定市场,稳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