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召开全市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工作会议
时间:2007-11-03
当前,我市猪肉专项整治工作已进入检查整改的关键阶段。为继续深入推进整治工作,确保各项整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11月2日,市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县(市)、区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食品公司经理,召开了全市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第二次工作会议。 会上,各地总结交流了前阶段猪肉专项整治进展情况,研究分析了存在问题和不足,汇报了下步的工作打算。市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针对当前全市猪肉专项整治总体情况,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整治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猪肉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整治业务组、简报信息组等若干工作小组,明确了具体职责,制定了会议制度,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部门协调,形成了整治合力。二是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各地都相应制订了整治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细化了实施细则,提出了整治措施。各县(市)、区食品公司、中心屠宰场都非常重视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屠宰场内部管理和屠宰上市肉品品质检验把关,确保在全市生猪屠宰专项整治中涉及屠宰场的7项要求达到100%的整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落实整治责任。按照商务部“各职能部门按照责任目标各负其责”的要求,市、县两级都签订了生猪屠宰专项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应承担的专项整治工作责任。全市46家屠宰场分别与当地贸易部门签订了猪肉质量安全承诺书,从保证把好生猪进场关等六个方面作出了承诺,明确了屠宰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整治工作职责。四是绘制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图,界定整治重点。在实地调研和各地自查的基础上,对个别曾存在私屠滥宰和白板肉上市现象的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按县(市)、区行政区域分别在地图上具体标识了18个重点整治区域和重点整治点,以及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的46家屠宰场,进一步明确各地专项整治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并下发各地。五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取得整治实效。在这次专项整治过程中,各地加强部门协调,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注意发挥现有屠宰管理执法队伍的作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各地共组织开展了20多次声势浩大的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627人次,查获白板肉1884公斤,捣毁私屠滥宰窝点2处。六是按时做好信息上报,反映整治进展。各地都按要求成立了信息员队伍,落实专人负责,坚持按时按要求每周做好各项数据的上报工作,积极报送工作动态。七是加强制度创新,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各地根据屠宰专项整治方案中提出的“十个100%、一个95%”的整治目标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屠宰企业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三本台帐”和“四项制度”,加强屠宰企业监管力度,保障屠宰肉品质量安全。八是积极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整治氛围。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地纷纷通过新闻报道,网络宣传,设置宣传板块,悬挂横幅、标语等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整治氛围。同时通过在专项整治网以及菜市场等公众场所,公布举报电话,完善举报奖励办法,广泛发动和引导公众参与,形成专项整治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其中,市贸易局先后两次配合市整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级新闻媒体先后14篇(次)报道了我市猪肉专项整治情况,编发专项整治简报15期共20多篇,在111个社区的“菜篮子宣传窗”、菜市场主出入口,设置了有关专项整治的宣传板块,为专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根据商务部、省经贸委近期关于专项整治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在继续巩固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下步要深入开展整治工作,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一是进一步强化薄弱环节整治整改。要求各地对本地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一次梳理,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根据全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图上的标识,重点加强对私屠滥宰比较集中地区的整治力度。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牵头组织作用,积极会同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形成监管合力,彻底铲除私屠窝点,彻底杜绝白板肉上市。二是切实加强乡镇屠宰场管理。进一步做好屠宰场的整改工作,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要坚决予以撤并。对计划保留的乡镇屠宰场,要进一步加强屠宰硬件设施建设改造,完善屠宰场管理制度,提升屠宰管理水平,确保猪肉质量安全。三是稳步推行猪肉配送。鼓励中心屠宰场利用现代流通网络,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猪肉配送能力,扩大乡镇服务半径,实行统一配送,切实解决城乡结合部和偏远乡镇的猪肉供应,有效遏止私屠滥宰现象的发生,把打击私屠滥宰和保障当地猪肉供应有机结合起来。四是继续做好信息数据上报。要求各地在继续做好原有要求上报的各项报表和信息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商务部评价体系中设置的3大方面20项评价指标要求,落实专人负责,逐条对照落实,按时按要求做好上报。五是积极准备迎接检查验收。从11月下旬开始,专项整治工作将进入检查验收阶段。要求各地在抓紧完成各项整治整改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迎接商务部、省经贸委的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