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的导购屏、数据信息采集屏、可降解塑料袋领取机……区别于传统菜市场,象山中心菜市场充满了数字化气息,推动城市“大民生”与群众“小日子”无缝衔接,让“菜篮子”拎出了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当下前沿数字化科技加持,未来菜市场已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我县率先迈出“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数字化改革赋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倾力打造“未来菜场”象山样板。
“中心菜市场因交易数额较大、市场活跃度高、商品种类齐全、短期收益明显、银行投资意愿强,被确定为首个试点对象。”县商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创“政银企”共建模式,联合县大数据中心出台《象山县未来菜场建设工作方案》,以“政府主导、银行出资、多方参与”的合作模式,通过安装智能电子秤、信息显示屏和发放一卡通,使每个经营摊位保有“一秤一卡一平台”,实现传统农贸向智慧农贸的转型跨越。
截至目前,中心菜市场681家商户的电子秤安装和培训工作已实现全覆盖,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500家,累计交易入库订单突破200万笔。短短两年间,“未来菜场”项目先后荣获省数字经济新业态优秀案例和市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二等奖。
构建“供应链”合作模式。去年5月,县商贸集团成立象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逐步将延伸产业链条和拓宽市场渠道作为集团板块拓展的基本发展战略。在中心菜场打造低温冷链仓储和物流配送中心等供应储备平台,紧密联结大型企业、学校、堂食等终端消费单位,打造海洋-港口-农贸-餐桌等一整条产供储销链条,让中心菜市场成为象山海鲜品牌输出的主渠道、主窗口。
打通“云菜场”营销模式。今年7月,我县首个农贸市场公共直播间在中心菜市场投用,并向市场内所有经营户免费开放,鼓励经营户参与直播带货。前不久,县商贸集团还联合中国移动象山分公司打造象山“一条鱼”文化,依托“云上菜场、数据菜场、智慧菜场”凸显象山品牌,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全面赋能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革,提高菜场管理效率,推动高质量共富。
农贸市场关系着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是维系政府与百姓的重要民生纽带。下一步,我县将深入推进“未来菜场”二期项目,通过融入互联网技术、软硬件升级等方式,实现传统农贸市场商品信息与支付信息的数字化、可追溯化,使农贸市场更有“智慧”,让象山“烟火味”更浓厚香醇。(记者 吴敏勇 通讯员 林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