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蔬副办召开蔬菜基地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图)
时间:2006-07-03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级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严格安全用药,确保上市蔬菜质量卫生安全,根据刘猛进局长近期有关做好夏季菜篮子供应,保持货足价稳、质量安全的指示精神,6月28日市蔬菜副食品办公室召开全市蔬菜基地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典型经验,汇报工作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会上,市蔬副办负责人与市级蔬菜基地镇(街道)负责人签订蔬菜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对《宁波市市级蔬菜基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进行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从典型交流和各地汇报情况来看,上半年蔬菜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1-6月成交蔬菜22.5万吨,同比增长21 %,批发平均每公斤1.84元,同比上升3%,达到了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主要特点,一是进一步落实无公害生产责任,保障上市蔬菜质量安全。江北区甬江街道推行无公害蔬菜标识袋,对种植蔬菜3亩以上,在菜市场有销售摊位的菜农提出申请,经审核、公示,报区有关部门同意后,作为标识袋用户,对蔬菜农残超标予以追溯和处理,去年应用标识袋20余万只,得到市民普遍认可和好评。二是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打响品牌。河姆渡镇从全国各地采集“水珍1号”等18个茭白新品种,使全镇茭白品种多样化和优质化。该镇注册“古址”牌商标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浙江省、宁波市绿色农产品,产品深受本市及江、浙、沪大中城市消费者的欢迎。三是开拓市场,进入超市和配送连锁企业。甬江园艺场注册了“湾头”牌蔬菜,农产品直销全国各超市、宾馆、饭店,拓宽了销售渠道。四是搞好服务,为菜农排忧解难。宁海县深圳镇政府引导菜农组建泉丰高山蔬菜合作社,成立了22人的营销组织,分别负责销售、集中运输、整理包装等,解决山区卖菜难。梅墟街道帮助菜农解决近200辆菜运人力车进城卖菜;帮助200多户菜农进入市场、超市设摊。 市蔬副办负责人对下步工作作了部署。一是加强领导,保护蔬菜基地,搞好发展规划。既要发挥大市场大流通的集聚功能,又要保护好12万亩蔬菜基地的保障功能和后备资源,发展不同区域不同特色蔬菜生产,提高经济社会效益和品牌效应。二是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产品标准,把住生产加工流通源头安全关。重点要做到“五个加强”:加强产地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肃查处经营和使用违禁农资产品;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遵循安全生产的技术规程;加强加工配送企业的监管,加大打击制假力度;加强病虫害测报,形成快速反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三是完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实行检测数据联网。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终端,从市、县(市)区到生产基地乡镇(街道),完善三级检测网络。四是创建绿色基地,培育绿色市场,各基地乡镇(街道)要认真抓好绿色基地建设,各流通主管部门要认真抓好绿色市场建设,创建有自己特色的品牌,力争“十一五”末,全市蔬菜基地有30个知名蔬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