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易局出台生猪屠宰行业规划实施方案
时间:2010-04-27

为了推进我市屠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屠宰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根据商务部编制的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市贸易局组织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并经反复论证修改后,出台《宁波市贯彻〈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满足城乡居民“放心肉”消费为根本出发点,以优化布局、控制总量、升级改造、规范经营为着力点,推进屠宰行业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形成规模相对集中、流向更加合理、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需求的屠宰资源新格局。

《实施方案》提出规划原则是,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总量控制,相对集中,提高标准,稳步推进。把近期发展需求与长远发展趋势结合起来,避免重复建设;鼓励开展跨区域流通,激活肉类流通市场;实施资源整合,压缩过程屠宰产能。

《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全市形成8家以跨区域流通的规模化机械化中心屠宰场为主体,10家以供应当地市场的乡镇屠宰场点为补充,梯次配置、布局合理、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具体有8项目标,一是形成宁波城区生猪屠宰加工体系。6区设置规模化机械化屠宰场3家。二是形成县域生猪屠宰加工体系。5县(市)各设规模化机械化屠宰场1家。三是适当保留乡镇生猪屠宰场点。各县(市)区在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农村、海岛地区,可设置1-3家小型屠宰场点。四是形成环宁波城区猪肉集散中心。批发市场交易量与屠宰企业直接配送量各占屠宰总量的50%左右。五是提升屠宰行业产业化水平。培育发展大型肉类联合企业,推进肉类品牌建设,县城以上城区猪肉小包装销售比例达到25%,冷鲜肉市场份额达到35%六是提升屠宰行业市场调控和经营管理水平。县(市)区中心屠宰场要在猪源调控、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猪肉批发市场要成为肉类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七是提升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实施生猪检疫、瘦肉精检测、肉质检验。八是提升网络监控和追溯体系。全市中心屠宰场实行电子视频监控,推进肉类批零市场IC卡网络追溯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提出了6项工作措施,要求推进“放心肉”工程建设,推进管理机制建设,推进配送体系建设,推进网络追溯体系建设,推进部门协调机制建设,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务求工作措施到位,取得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