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易局加强生猪市场调控确保猪肉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时间:2007-06-01
近段时间,全国性生猪市场货源偏紧,价格上扬,引起市民的普遍关注。我市肉类市场维持正常供应,市区生猪屠宰场、肉禽蛋批发市场、超市大卖场每日供应生猪2300多头,菜市场并未出现猪肉短缺现象,但价格高位运行还需一段时间。
针对当前肉类市场运行情况,市贸易局刘猛进局长、张民柱副局长多次组织对肉类市场进行调研,并召开生猪产销工作座谈会,听取生猪屠宰场、基地牧场负责人和行家的意见;组织有关人员到河南等全国生猪重点产区考察,进一步衔接产销关系;启动生猪活体储备和冷冻肉储备等调控措施,确保我市肉类市场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据分析,猪肉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是,全国性生猪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去年这段时间,肉价跌入5年内的低谷,生猪饲养场(户)亏本,大量宰杀母猪,肉猪存栏数急剧下降,待下半年肉价回升,培育母猪至少需一年,育成肉猪也要四五个月,这时又有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养猪人员减少,再加上部分产区发生疫情,饲料又涨价,多种因素凑合在一起,使产区生猪存栏减少近30%;同时,我市因新农村建设和环保等原因,大批畜牧场关闭,地产猪源减少,加剧猪源紧张,价格飙升。在货紧价扬的情况下,沿海发达地区屠宰企业派员驻产地收购生猪,对调入我市生猪产生一定影响。行家分析,当前肉价高位运行,对养猪有很大的促进,但要使肉价回落到正常水平,大约要持续到10月份才会有较大的改变。
为了确保我市生猪市场货足价稳,市贸易局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是严密监测市场动态。通过市贸易局《生猪屠宰检测监控网》,严密监测全市毛猪、鲜肉价格和屠宰数量动态,一旦出现重大市场波动,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要求市区屠宰场建立毛猪调运热线制度,与经营大户保持电话热线联系,随时掌握调运动态,严密监控生猪主产区毛猪价格和调运数量,一旦出现问题,及时上报市政府和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并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市区猪肉供应稳定。二是建立生猪调运激励机制。针对当前猪源阶段性偏紧,对屠宰场生猪调运进行补贴,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充分调动屠宰场经营户调运生猪来甬的积极性,确保我市猪源充足,稳定价格。三是要求各生猪中心屠宰场扩大进货地域和进货渠道。从以河南为主要货源地,逐步向江西、湖北、山东、吉林、福建及浙西等生猪产区发展,最大程度降低货源集中所带来的风险,保证市场供应和猪价稳定。四是组织建立冷冻肉购销储备制度。根据当前毛猪持续处于高位运行较为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要求方兴等中心屠宰场抓紧与生猪主产区的养殖大户,以及河南双汇、山东金锣、江苏雨润等国内大型肉类生产企业签订调运冷冻肉购销协议,作为储备补充,一旦出现供应问题,立即投放市场。五是充分发挥市级基地牧场猪源调控作用。目前市级基地牧场存栏生猪157975头,其中肉猪86000头,仔猪53000头。要求市级基地牧场生猪优先供应本地市场,以补充外地猪源不足的状况。六是适时启动活体储备。通过年初制定、落实的应急预案,根据近期商务部关于必要时动用国家储备肉平抑肉价的指示精神,我局将根据市场运行情况,随时启动市级储备牧场6万头生猪活体储备计划,优先供应本地市场,充分发挥储备基地的应急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