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易局加强对市级90个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提升管理水平的若干意见和考核办法,经过近1年时间的运行,在保障市场供应,增强经营活力,推进品牌建设等方面有新的创建和突破。
一是形成产业规模,增加菜篮子商品可供量。市级生猪基地28家,年出栏生猪52.5万头,占全市猪肉消费总量的26%,比原基地提高10个百分点;菜牛基地2家,年出栏菜牛4000头,填补我市无养菜牛基地的空白;禽类基地14家,年出栏家禽1320万羽、禽蛋2.26万吨,分别占全市家禽、禽蛋消费总量的27%、26%;水产基地11家,年产水产品8万吨,占全市水产品消费总量的13%;蔬菜基地31家,年产蔬菜36万吨,占全市蔬菜消费总量的37%。这些基地产品,有效地增强了菜篮子保障供应能力。
二是实施基地与加工流通企业对接,保障稳定供应。市级28个生猪基地与8个县以上中心屠宰场签订生猪产销协议37万头,占市级基地牧场出栏总量的70%。市蔬菜批发市场与3个高山蔬菜重点乡镇签订蔬菜产销协议7.5万吨,占夏季蔬菜供应总量的50%。宁波飞洪蔬菜农场与市内外20多家超市对接,年供新鲜蔬菜4万多吨。
三是实施基地与科研机构对接,创建名优新品。畜禽、水产品、蔬菜等基地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挂钩,寻求技术支撑,聘请专家为技术顾问,对产品进行改良和创新,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奉化尚田首开养禽基地聘请南开、浙工大、宁大高校专家,采取自育蝇蛆,用蝇蛆、青饲料为主,配以玉米等精饲料养蛋鸡。由于营养价值高,成为蛋品中的“高端消费”,光是家庭订单就有200多户,按照需要送货到家。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各基地都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使产品销得更广、更远,更有市场影响力。比较知名的肉禽类有“梅湖牌”、“天膳牌”猪肉、“振宁牌”土鸡、“神农牌”禽产品、“金銮牌”蛋制品,水产品有“长街牌”蛏子,素菜类有“飞洪牌”蔬菜、“新潮牌”豆芽等。目前,有品牌的基地40余家,占总量的50%左右。
五是参加展销活动,受惠普通百姓。市级各菜篮子商品供应基地,积极参加市贸易局主办的菜篮子商品展销会活动,将基地的鲜活产品,以低于市场零售价20%左右的优惠价供应,受到市民的普遍好评。
六是开拓外地市场,赢得更多商机。据不完全统计,市级菜篮子基地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销售网点300多个,主要进连锁超市、委托代理和在大型批发市场设销售窗口,预计今年销售额15亿元。
七是加强环保建设,发挥生态示范效应。市级生猪基地普遍利用沼气,为牧场提供能源;利用沼渣沼液种植牧草,为生猪提供青饲料,发展循环经济。鄞州区歧海牧场在综合利用上取得明显效果,有效地改善牧场生态环境,受到区环保局的奖励,为养猪产业起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