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易局异地办生猪基地见成效
时间:2007-04-09
一个年产10万头优质肉猪的大型畜牧基地,最近在浙西的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一个低丘荒坡上建成,下月开始投产。这是市贸易局异地创办的畜牧基地,是解决市区生猪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举措。 生猪自给率从7:3降到3:7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大批畜牧场因环境污染等原因被撤除,生猪饲养量逐年减少,自给率大幅降低;同时,城市人口增加,特别是外来人员猛增,肉食品需求量较大。去年全市屠宰销售生猪199万头,其中宁波市区销售82.5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29%、8.28%,比1998年全市销售108万头,增长近1倍。全市生猪自给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7:3,至今下降至3:7。生猪大部分从河南省调入,也有部分从江西、安徽、山东,甚至吉林等远程调入。 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的牧场 为保障宁波市区生猪供应,市贸易局把异地创办畜牧基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列入菜篮子工作目标。经过多次考察、协调,市贸易局拟把地处鄞州的市级基地水家牧场移师浙西衢州,在莲花镇一块千余亩的低丘荒坡上开发创建大型养猪场,并成立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由水家牧场场长秦建定投资兴建。该场设计年产肉猪10万头,成为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异地养猪场。该项目被列为“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 有着10多年办大型牧场经验的秦建定,决定把牧场办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循环经济型的牧场。新建猪舍176幢,饲料厂和有机肥料厂各1座,及其他配套设施,占地296亩,都是从荒坡上平整开发出来。旁边有小水库1座,有利于调节小气候和解决牧场用水。建造1000立方米沼气站2座,用于发电,解决全场生产生活用电,沼渣制造有机肥料,沼液施牧草,也为养龙虾提供部分食料。基地周边还建设绿化带、牧草地、休闲园,形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 听音乐吃牧草优质肉猪将上市民餐桌 善于谋划、敢为人先的场长秦建定,在饲养优质肉猪上不断出新招。他化了10多万元购置全套音响设备,在每幢猪舍安装2只播音设备,每天定时为猪们播放轻音乐。他说,让猪们也享受音乐的美妙,放松放松,有利于促进健康生长。同时开辟坡地250亩种植优质牧草,施沼液等有机肥,作为绿色青饲料喂猪,加上玉米、豆粕等精饲料,能提高生猪免疫力,增强抗病力,而且猪肉风味更佳。所产肉猪均由市贸易局调控,占宁波市级基地牧场生猪出栏总量近50%,全部供应宁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