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贸易局进一步落实春节菜篮子市场供应保障工作
时间:2008-01-04
一、当前“菜篮子”商品供应总体情况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局积极应对市场波动,措施得当,“两荤两素”(肉、鱼、菜、豆制品)四大类“菜篮子”商品供应货源充足,价格基本稳定。 猪肉:市四区日均屠宰销售2600头左右,生猪主要来源河南、福建、江西等外省和本省衢州、嘉兴等地,外省猪占54%左右,省内包括本市基地牧场占46%左右。据监测数据,7、8月份价格略微上升,9、10月份渐趋回落,11月份以来,生猪价格持续小幅上升,12月份上升到最高点,批发价22.98元/公斤,比8月份上升7.99%。 水产品:我市水产品70%以上供应量来自经营企业从东海渔场直接收购的新鲜水产品,另外,30%来自省外水产品、冷冻鱼品、养殖产品、进口洋水产等。从监测情况看,去年12月份,江东水产批发市场(占市区批发总量80%以上)日成交量300吨左右(包括鲜、冻、咸、干),批发每公斤11元至12元之间,比去年同期上升8%左右。现在正值冬讯,水产品货源丰富,预计春节前货源可以保障,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中高档水产品价格会有所上升,低档产品价格会有所下降。 蔬菜:今年蔬菜产销工作由于我们工作到位、措施有力,除台风灾期短暂货少价高以外,在四大类商品中是比较稳定的一种,目前气候、生产和运输条件较好,市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购销两旺,价格稳中有降。从监测情况看,12月份日均成交量1300吨左右,批发平均每公斤1.80元左右。预计春节前后,如没有严寒冰冻天气,蔬菜货源将会比较充足。 豆类制品:近期豆类原料及辅料价格升幅较大,12月份黄豆每公斤5.50元,同比上升57%;食用油(制作油豆腐等用料)每公斤11.3元,同比上升62.5%。 二、近期“菜篮子”市场供需特点分析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菜篮子”商品需求的旺季。综合各种因素,今年春节期间“菜篮子”市场运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猪货源供应依然偏紧。去年底以来,生猪供应结构性紧张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有以下原因:四川生猪疫病尚未完全控制(主要是蓝耳病),河南生猪流向成都、重庆等地,流向江浙沿海城市的数量减少;产区生猪存栏不足,经济发达地区牧场撤的多,建的少,牧场选址难。不发达地区怕疫病,恢复生产不平衡;天气转冷,加上元旦、春节节日市场需求旺盛,猪肉消费量有所增长,供需总量偏紧;饲料价格大幅上升,受国际市场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玉米、小麦价格连续上涨,影响饲养成本,石油大幅度涨价,影响运输成本。但是,由于前阶段政策到位,充分调动生猪生产、经营积极性;近段时间天气比较好,采购调运比较顺畅,预计春节期间价格稳中有升。 (二)冬季灾害性气候对生产流通影响较大。冬季大雪冰冻对生产影响较大,蔬菜生产缓慢,畜禽生长周期延长。我市畜禽、蔬菜、豆类原料等大部分“菜篮子”商品来自河南、山东、陕西、甘肃以及东北三省,如有大雪冰冻、浓雾等灾害性天气,将影响产品的长途运输,会带来供应一时短缺和价格上升。 (三)基础产品、副食品价格仍是上涨趋势。粮食、油料、饲料以及石油、花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都在涨价,企业劳务工资也在涨价,对“菜篮子”商品的种植、养殖、捕捞、加工、运输、流通等形成连锁反应,使“菜篮子”生产成本普遍提高。去年12月,猪肉价格出现第二波高峰,批发每公斤22.98元,比11月21.34元上涨7.69%,比8月第一波高峰21.28元上涨7.99%同比15.03元上涨52.89%;水产品同比上涨8%,其中高档水产品上涨15-30%,低档价格下降;蔬菜无大灾,生产比较稳定,批发每公斤1.80元,同比1.93元下降6.74%;豆类制品中黄豆原料每公斤5.50元,同比上涨近6成,10月中旬、12月下旬两次提价,涨幅近3成。预计春节前,猪肉、豆类制品、食用油等保障供应问题不大,但价格将处于不稳定状态。 (四)食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我市大部分“菜篮子”商品来自外地,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控制难度较大。同时,我市外来人口从事种植、养殖业的在增加,部分人员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农药投入品中的违禁违规事件时有发生。临近春节,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地下作坊等“三无产品”、掺假掺杂、欺诈蒙骗违法违规行为可能性增大,质量安全隐患增多。但是,我市安全监测网络健全,安全监管措施有力,并在入甬的头道关口,如批发市场、屠宰交易市场等地点进行检测把关。 三、做好“菜篮子”商品供应工作措施 针对当前“菜篮子”市场特点和“菜篮子”货源、价格、安全等严峻形势,我局按照市政府稳定市场供应工作以及全市“菜篮子”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应对,局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对各批发市场、畜禽屠宰场、食品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等涉菜企业节日货源准备情况进行调研和部署,召开各县(市)、区贸易局分管局长,科长会议,研究部署元旦春节“菜篮子”供应工作,按“供略大于销”的原则准备节日货源,确保“两荤两素”(肉、鱼、菜、豆制品)四大类商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一)积极组织“菜篮子”商品货源。主要做好“两荤两素”(肉、鱼、菜、豆制品)四大类的供应。生猪供应:去年元旦春节期间(1-2月份)供应全市生猪34万头。在当前生猪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货源组织坚持以屠宰企业自行组织为主、生猪经营户调入为辅、我市基地牧场应急补充的方式,确保货源落实,并以多于平时10-20%准备猪源。目前,全市已落实1-2月份供应计划33万头,其中市六区18.8万头。货源主要落实在占全市屠宰量80%的10个中心屠宰场。水产品供应:占市区批发总量80%以上的江东水产批发市场,1-2月份安排供应水产品总量1.5万吨,去年同期实际供应水产供应1.35万吨,增长10%左右。其中带鱼3000吨、鳗鱼1500吨、鲳鱼、梭子蟹各1000吨、马鲛鱼、乌贼、肉鳎鱼、海虾各800吨、大小黄鱼各500吨,其余各类咸干水产品及进口洋鱼等,这些水产品从11月份渔汛最旺、价格相对便宜时陆续入库冷冻,基本可满足春节市场需求。蔬菜供应:除了保持日成交1200吨以上外,还准备耐储藏的冬瓜、马铃薯、萝卜、洋葱、大白菜、包心菜等3000吨,以备节前和节期灾害性气候供应。豆类供应:豆类原料保持库存1000吨,春节前生产真空包装香干12万块、千层20万张,以备节日供应。以上“两荤两素”货源,均已落实到“菜篮子”骨干企业,保证节日调得出,供得上。另外,对那些关系人民生活的粮油等必需品也作了安排,食用油库存1万吨以上,市场供应可以保障。 (二)进一步落实应急储备。按照不少于7天供应量的要求,落实好“菜篮子”商品储备。春节期间,全市落实生猪活体储备3.6万头,其中市区2万头;江东水产批发市场落实水产品经营储备6000吨,市蔬菜批发市场落实经营储备3000吨。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检查监督,指导有关企业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储备任务落实到位,确保应急时调得动,调得出,供得上。 (三)全力以赴办好年货展销会。第19届春节年货展销会将于2008年1月26日-2月2日在市体育中心举办。本届年货展销会组织市内外地方特色商品和东钱湖淡水鱼、梅湖牌猪肉等市级骨干企业名牌商品参展,设立标准摊位400个左右,规模比上届增加14%左右,有水产品、肉禽蛋、蔬菜、豆类制品、调味品、粮油制品、水果、乳制品、炒货、干果等20大类3000多个品种参展,规模将大于上届。展销会将坚持“不断档、不脱销,价格略低于市场价格水平”的供应原则,在增加品牌猪肉供应摊位的同时,猪肉、牛肉的供应价格,以低于市场价0.5-1元/斤销售。同时,严把参展商品质量关。在招商期间,严格审批。在展会期间,会同工商、卫生、质监等有关部门人员现场办公,加强商品质量巡查,查处不正当竞争和违规行为,争取零投诉。加强安全管理,重点做好治安和交通秩序维护,安排夜间值班巡查,保持场地整洁和购物安全,营造欢乐祥和的展销氛围。在展销会期间,我们将会同市总工会,举行“帮困献爱心,共度欢乐年”活动,为我市1500户特困户免费发放年货,以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切实抓好节日安全。“菜篮子”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生产、流通、加工、批发、零售等诸多环节,监管复杂,任重道远。节日期间是消费旺季,商品流通成倍增加,质量监管的任务更加繁重。主要抓好三个环节:生产安全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严格企业主体责任,从思想上和工作上抓好落实,加强春节期间市场安全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一抓到底。积极督促市场举办者建立健全消防、治安管理制度,履行管理职责,确保节日市场安全。进一步增强主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思想,未雨绸缪,主动防范。过细做好各类市场搬迁整合、改造升级期间经营户和市场业主的思想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坚决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商品质量安全:会同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等有关部门加强上市“菜篮子”质量卫生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肉类、豆类制品市场准入,外地进入本市的冻猪牛羊肉、冻禽产品检疫检验凭证等情况;严厉打击城乡接合部生猪私屠滥宰及豆类制品加工黑窝点,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城乡居民“买得舒心,吃得放心”,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和谐环境。市场监测工作:严密监测全市“菜篮子”商品结构、上市数量、价格动态走势,每天收集、整理、分析生猪、水产品、蔬菜、豆类制品四大类商品价格、销量等市场运行情况,并做好信息上报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五) 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及时通过电视、报刊、广播、互联网等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全市春节期间“菜篮子”工作的宣传报道,引导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当前市场供应波动是产业发展中结构性、素质性的问题,是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引导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市“菜篮子”商品供应总体情况良好,秩序是稳定的;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建立科学的消费预期。